小磕碰引发大问题

孩子淘气,磕磕碰碰的很正常。但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伤被家长忽略后,却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孩子活泼好动,危险意识弱,很容易发生各种磕碰。在家长眼中,孩子没那么娇气,成长过程中受一点小伤很正常。但你知道吗,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来说,看似不起眼的外伤很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今天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小毛病”。

孩子的骨头比你想象更脆弱

说到骨折,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骨头断了。其实在发育过程中,孩子的骨头韧性很强,即使受到外伤,也可能不会真正的折断。而这种由于跌打损伤导致的骨头破损、变形,也属于骨折的一种,但这类骨折常常被家长忽略。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畸形。

辨别孩子是否发生骨折,需要家长多留心观察。如果摔伤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活动受限,家长可以先观察24小时;如果还没能缓解或者加重,应该及就医检查。

脑损伤也可以很隐秘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正在发育,肢体还不协调,摔个跟头很正常,就算头磕了个包,只要包下去,就没事了。

实际上,孩子摔倒之后,无论头皮是否会起肿块,都有可能发生脑组织的损伤。由于儿童神经系统稳定性差,外力的冲击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脑组织,对孩子产生严重的影响。轻微的脑震荡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能力差,甚至患上精神病。更严重的脑损伤还会导致孩子瘫痪,甚至死亡。

当孩子脑损伤后,可能不会立刻出现异常。在哭闹一阵后,才出现频繁呕吐、头痛、癫痫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受损的表现。所以,当孩子磕碰到头部之后,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留心观察孩子是否出现了异常的举动,以免延误病情。

难以被家长发现的眼挫伤

俗话说“孩子七岁八岁讨人嫌”。孩子七八岁的时候会开始淘气,很容易在没有家长看护的情况下进行危险游戏。孩子在追跑打闹的过程中,很可能受到直接的暴力冲撞或者被球类、石头击中眼睛,导致眼球的挫伤,不仅会引起视力下降,还会导致孩子双眼视觉发育异、失明,甚至需要摘除眼球。

很多孩子在受伤后因为害怕家长责骂,常常隐瞒自己的病情,只有等到不适感加重到无法忍受时,才会主动跟家长说,此时往往为时已晚。

所以家长看到孩子眼睛出现红肿或者经常揉眼睛时,需要耐心地跟孩子沟通,要关注孩子是否有视力减退、畏光等症状。如果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抠鼻子会导致鼻中隔偏曲

当看到孩子流鼻血时,家长想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天气太干燥。但是,流鼻血也可能是孩子的坏习惯造成的。

年纪小的孩子很多时候会做些成人无法理解的傻事,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把木棍、铅笔往鼻子里捅。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会反复流鼻血,还会导致鼻中隔的畸形。

鼻中隔是在左右鼻孔之间的骨性结构。孩子的鼻中隔还处在发育阶段,受了外伤后,症状一般不会很明显。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鼻中隔骨和软骨增长与骨化异常,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鼻中隔偏曲,不只是堵塞一侧鼻腔,影响通气,还会导致头痛,反复流鼻血,鼻窦炎的患病率也会增加[1,2]

所以,家长需要更加关注这个问题,正向地引导孩子,避免捅鼻子的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董春玲,冯洁.鼻中隔骨折诊断方法及漏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33-34.

[2]徐明安.儿童鼻外伤120例报告[J].安徽医学,200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