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孕期不仅是肚子突出,腰椎也容易突出

怀孕时腰痛是孕妇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很多孕妈们觉得是肚子变大后挺着腰,腰部肌肉疲劳导致的,以为“卸货”后就能恢复正常,却不知道怀孕也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很多孕妈无法正确分辨将孕期肌肉疲劳导致的腰疼与腰椎病腰疼的差别,因此耽误了病情。本期就和您聊聊应该如何应对孕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怀孕时腰痛是孕妇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很多孕妈们觉得是肚子变大后挺着腰,腰部肌肉疲劳导致的,以为“卸货”后就能恢复正常,却不知道怀孕也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由于很多孕妈无法正确分辨将孕期肌肉疲劳导致的腰疼与腰椎病腰疼的差别,因此耽误了病情。本期就和您聊聊应该如何应对孕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部疼痛的鉴别

怀孕后一般的腰痛局限在腰部,没有全身症状。而腰椎间盘突出会有典型坐骨神经痛的表现,会有从腰向臀部、大腿、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一般放射痛多为一侧,往往呈持续性,打喷嚏、咳嗽等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病程较长时会有主观麻木感,局限在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不少孕妈会感到患肢发凉。疼痛影响站立和行走,尤其以后伸障碍明显,为缓解疼痛孕产妇会选择腰椎侧弯的姿势。极少情况会出现髓核脱垂、游离导致压迫马尾神经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甚至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不完全瘫痪等严重后果。

内分泌激素变化影响腰椎

正常的腰椎是向前弯曲的弧形结构,随着胎儿生长腹部变大,为维持身体平衡,腰部会不自觉的向前挺,使腰椎过度前凸,增加腰椎负担,这是导致腰突的一个因素。

人体的腰椎有5节椎骨,椎间盘是连接相邻椎骨之间的软骨连接,由外围的纤维环

和中心的髓核组成。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各部分出现退行性改变,加上外力因素,会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向后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和神经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妊娠期间内分泌激素发生改变,会使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使脊柱稳定的黄韧带、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处于松弛状态腰椎变得不稳定,这时如有扭伤或是劳累就会诱发椎间盘突出,同时产后内分泌系统没有及时恢复也有可能诱发。除此之外,孕产期身体的整体肥胖,也会加重腰肌的负担。所以孕中、产后都会有可能患上腰椎间盘突出。

当然还有一部分孕产妇,孕前就有过腰椎膨出或突出病史,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或减轻,在孕期、产后复发或加重。

孕期腰突危险不容小觑

有些孕妈腰痛一直忍耐,临近生产时因无法忍受疼痛,未等到产程自然开启而实行剖宫产术提前终止妊娠。有些孕妈忍受痛苦选择顺产,但生产后症状加重。产前有轻微马尾神经症状的孕妇只能放弃顺产,麻醉后剖腹产最安全,如果一意孤行会使症状加重甚至可能导致瘫痪。

知道了孕期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危害,孕妈如果出现症状一定就要及时就医,如果放任不管会导致腰痛缠绵不愈,严重影响孕妈今后的生活质量。

孕期保守治疗是首选

很多孕妈因为担心检查、用药会对胎儿不利一直忍痛,这样只会加重症状。也有孕妈孕前有过类似治疗医生让吃止痛片、贴药膏于是依样画葫芦自行诊治,这样做更危险,孕期很多药物和治疗手段都是禁忌。怀孕的特殊时期医生会首选保守治疗。CTMRI对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孕期避免辐射CT是不能做的,核磁目前没有有害孕妇的报道,可以参考医嘱自行选择。除此之外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也可以帮助诊断。

孕期目前不建议用药,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3周,这样可以明显缓解疼痛,之后可以佩戴专门的护腰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要做弯腰持物动作。产后对于症状较轻的大多数患者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如牵引、微波、红外线理疗等。中医方面治疗腰突也有良好的效果,马利民[2]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要注意的是个别症状较重甚至有马尾神经症状还是建议及时手术治疗,目前很多微创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轻、疗效好、恢复快可以减轻对手术的恐惧。

日常护理是关键

怀孕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加重了孕产妇的痛苦。做好日常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腰突。

1. 睡觉时选择较硬的床,以自感舒适的侧卧位,双腿屈曲放松腰部,床的高度略低一些,使孕妇刚做起时双脚可以着地。

2. 平时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暖,防止受凉后加重疼痛。疼痛时可以局部敷热毛巾,或温水浴。避免弯腰下蹲姿势,上厕所时最好选坐式马桶、捡拾东西时垂直下蹲,避免用力。

3. 饮食口味清淡营养均衡,保持体重增长适度,以免腹部过大,加重腰部负荷。

4. 缓解期可以适当锻炼比如一些孕期体操、游泳等。

参考文献:

[1]张学莉,张荣.16例产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与医疗,2011,19:808-824.

[2]马利民,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名医,2019,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