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下来头发又稀又黄,很多父母不禁担心,他们今后是否比别的孩子更容易变“秃”,是否预示着身体不太健康。其实,孩子的头发稀黄可不一定都是病,通常和下面这两大因素有关。
遗传父母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有的宝宝头发浓密乌黑,有的宝宝头发稀疏发黄,这是因为发量和发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有研究显示:头发稀疏与亲代幼年时是否同样存在头发稀疏,存在明显关联[1]。这也就是说,爸妈们如果自己小时候发量少而黄,那宝宝出生时的头发也会受到影响。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永久,孩子的头发会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变黑、变浓密起来。
生长节奏的个体差异
宝宝出生时头发稀黄,父母总会忧心以后是否更差。其实各位妈妈此时看到的头发只是胎毛,并不能代表宝宝今后的头发状态。胎儿在5、6个月时,头上和身上会长有胎毛。正常情况下,这些胎毛会在孕7、8月的时候,在妈妈的子宫内脱落一次,之后头皮部会逐渐由粗的、色素较深的终毛取代[2],由于个体差异,部分足月的新生儿胎毛在妈妈的子宫内脱落过多,出生时就会显得头发稀少。
那些坑娃的生发雷区
不少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的头发输在起跑线上,只要听到管用的生发方法,就给孩子用上。殊不知,这些方法不但不能改变宝宝的头发,反而给他们带来伤害。
1.剃头生发是个谣传
很多地方都有满月给孩子剃头的习俗,人们认为头发剃得越光,长得越黑、越密、越浓。其实,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他们的毛囊也会跟着一起发育,头发也会不断生长。因此,剃头与孩子头发变黑变浓密非但没有必然联系,反而还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因为剃头会把头皮的皮脂剃刮掉,而皮脂作为头皮的一层保护膜,能很好地抵御病菌入侵。一旦剃发破坏了皮脂层,就会给宝宝头皮留下肉眼看不见的创伤,并为病菌打开进入的缺口[3]。
2.生姜并非生发“神器”
曾在新闻中看到,有妈妈因宝宝头发稀黄,就用生姜给孩子擦头生发,结果造成头皮红肿。其实生姜根本没有生发作用,而且姜中的6-姜酚反而会破坏毛囊,抑制毛发生长。宝宝的皮肤娇嫩,姜中的姜辣素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让宝宝的头发“生”之有道
一般说来,宝宝的头发更新换代需要一定的时间,出生后1年,最晚也不超过2年,稀黄的胎毛就会被又密又黑的终毛替代。父母这期间除了耐心等待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细节,帮孩子生发。
1.保持清洁助生长
想要让头发健康生长,首先要定期清洗头发,尤其天气炎热时,保持头发毛囊部清洁爽快,有助于促进头发生长。因此在6个月前,每天给孩子洗一次头发,6个月以后,可2~3天洗1次头发。
2.“生发”营养要给够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唤醒已经休眠的毛囊[4],维生素A可以维护孩子的头发健康。因此可以给宝宝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此外,孩子在6个月添加辅食后,要给予他们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才能使头发长得更乌黑、更浓密。
3.充足睡眠不可少
宝宝睡眠不足易发生生理紊乱,间接地导致头发生长不良。因此充足的睡眠对宝宝头发的生长很重要。刚出生的宝宝,每天要保证睡眠20小时;1~3个月每天保证睡眠16~17个小时;4~6个月每天保证睡眠15~16个小时;7~9个月时,每天保证睡眠14~15个小时;10个月以上每天保证睡眠10~13个小时。
宝宝出生时头发稀黄,这只是他们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只要没有任何不适,一般到2岁,孩子就会赶上“大部队”,父母不必太过担心。但也有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头发生长异常,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和蚕豆病等[1]。因此,若孩子还伴有其他问题或3岁以后头发依旧稀疏发黄,父母就需带他们到医院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邓人武.婴幼儿头发稀疏的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v.26(10):1493-1495.
[2]刘承煌.婴幼儿皮肤的结构和功能[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03):58-59.
[3]闵保华.满月宝宝的头发宜剪不宜剃[J].家庭医学:上半月,2008(7):15-15.
[4]张思宁.补维生素可促头发生长[J].保健与生活,20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