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产褥期乳腺炎,作为“过来人”的孕妈们第一印象就是涨奶、乳汁淤积。但很少有人了解其实在乳腺炎的发病过程中,有一个部位一直被忽略,那就是乳头。虽看似无用,但它是比乳腺管更常见的致病部位。
乳汁淤积,只是炎症的开始
产褥期乳腺炎经常会找上第一次分娩的妈妈[1]。据统计,初产妇患该病的几率达2%~4%,比经产妇高一倍以上。该病按照病变发展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初期为淤积性乳腺炎,之后可发展为化脓性乳腺炎。
新手妈妈多发此病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缺少哺乳经验,乳头皮肤干燥,容易皲裂引起感染;二是乳腺管不如经产妇通畅,常导致乳汁未能及时排空而潴留在乳房内。当然,也有部分产妇为保持形体美观拒绝哺乳,人为地造成乳汁淤积。
患上乳汁淤积性乳腺炎的宝妈会感到双乳胀痛、体温升高、有压痛感。且当乳汁没有尽数排出、乳头被宝宝吮破后,很容易被细菌“盯上”,升级为化脓性乳腺炎。此时宝妈会有高热、畏寒的表现,乳房也会有红、肿、热、痛的症状,不仅无法哺乳,乳头还可能出现一些细小的裂口甚至渗血,非常痛苦。
乳头保健,才是预防的关键
“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乳头皲裂、凹陷等易成为引发产后乳腺炎的因素,而它们都可以通过孕期乳头保健避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在进行了正确的孕期乳头保健后,乳头皲裂的发生率降低了17.4%,乳头凹陷发生率降低11.6%,产后乳腺炎发生率降低7.7%,而母乳喂养率则升高了11.6%,同时产后7天及14天的日泌乳量也有所增加。
具体的乳头护理方式如下,各位孕妈可根据情况参考使用。
人人能做的基础护理
孕28周时每天用温水清洁双侧乳头,并将毛巾在热水中浸湿拧干后对乳房进行热敷(5-10分钟为宜)。然后在双侧乳房及乳头上涂抹无刺激性润肤油,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不要用力按压或束缚乳房。
乳头凹陷的训练矫正
部分表现为乳头凹陷或平坦的发育不正常的孕妇,可尝试乳头牵拉训练。牵拉时,孕妇要充分清洁双手,然后将双手拇指平行放置在乳头的两侧,夹紧乳头,带动乳头向两侧外方向拉伸,并牵引乳晕皮肤及皮肤组织,当乳头向外突出明显后停止牵拉,改为牵拉对侧乳头,每日两侧乳头交替牵拉2次。
如果乳头牵拉训练难以奏效,还可以试一下两针筒抽吸法[3]:选取两个10 ml的注射器,用橡皮管连接,去除针筒的筒针,并将其倒扣于乳头上;用另一只针筒进行强制抽吸,利用负压作用吸引内陷的乳头,每次10 分钟;最后对乳头进行防皲裂处理,乳头涂抹婴儿甘油,避免皲裂产生。
哺乳之前的提前适应
当孕妇达到孕37周时,可以开始乳头立孔反射训练。进行训练时,孕妇使用乳房同侧手掌将乳房托起,使用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夹住乳头进行外展牵拉,牵拉的同时揉捻乳头。每次外展牵拉15次~20次,每天训练2次。
认准时期很重要,过早过晚不安全
看完上面乳头保健的好处,很多孕妈是不是想抓紧试一试了?但是请不要着急。研究表明,刺激乳头可能会引起孕妇宫缩,因此对乳头的护理与纠正一般是在孕妇怀孕5~6个月以后开始,进行一个月左右就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乳头纠正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而缓慢,如果出现子宫收缩就要立即停止。
最后要提醒一点,有早产、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是不能采用这些方法纠正乳头的,这只能在妊娠前或分娩后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唐淑仙[1]. 初产妇乳腺炎发病率增高的防治[J].慢性病学杂志, 2009(6).
[2] 林巧红,李思华, LINQiaohong,et al.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8):105-107.
[3]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