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41.8%的孕妇都会发生贫血,且其中半数都是因缺铁所致的缺铁性贫血,所以在既往的孕期补铁指南中,大多建议孕妈在妊娠期进行常规补铁,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然而近些年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多,常规补铁的固有观念受到了现代医学的“挑战”。科学家发现非贫血孕妇常规补铁并不是绝对有益,补铁量超过一定水平可能与多种妊娠不良结局和妊娠疾病相关[1]。所以面对如今深入人心的补铁推荐,孕妈们可要擦亮自己的双眼,认清“补铁”背后的真相。
孕期铁虽不可缺,但并非人人都要补
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氧气运输、能量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及调控DNA合成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孕期缺铁会导致孕妇贫血、胎儿早产、新生儿低体重等一系列不良事件,所以为了预防这些不良事件,女性一旦怀孕,一般都会被提醒需要每日补铁。
然而很少有孕妈知道,所谓的“每日补铁”,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妊娠期女性。根据我国《妊娠期铁缺乏和铁缺乏性贫血诊疗指南》的相关建议,非贫血孕妇当血清铁蛋白<30μg/L时,才推荐进行每日60mg的补铁,并需要在8周后进行再次身体评估。而另一项国外研究证实,对于血红蛋白>132g/L的孕妇来说,常规补铁并无必要。这些结论都说明了如果孕妇没有处于贫血状态,且在孕期有较多的铁储备,可能并不需要进行额外补铁,更没必要每日都补。
铁过量或致妊糖,不要小瞧过量危害
或许很多孕妈觉得铁毕竟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补充后即便不立即起效,也有不错的预防效果,况且周围很多人都在补铁,并没看出有太大危害。但人对铁的需求其实是“微量”,而“微量”就意味着自行补充很容易“过量”,孕期补铁过量不仅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增加继发性血红蛋白病风险,还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危害孕妈和胎儿的健康。
研究发现,体内铁过量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铁过载增加氧化应激以及产生炎症作用有关。铁作为一种强促氧化剂,会增加人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糖耐量异常。与此同时,铁的增高会与炎性因子共同作用于糖代谢调节,损伤胰岛素信号通路及能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证据显示,铁增高会加剧体内炎症状态,而炎症因子的分泌又会加重铁过载,使孕妈长期处于低炎症状态,十分不利于孕期健康。
一项国外研究发现[2],孕早期铁蛋白含量达到143.2pmol/L的孕妇比118.8pmol/L的孕妇妊糖风险高出了21%,而孕中期铁水平最高的孕妇比最低的孕妇患病风险整整提升了2.5倍。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导致胎儿先天疾病风险增加,还会让孕妈很容易发生感染、流产,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孕期“噩梦”。因此铁过量作为其危险因素之一,必须要引起相当的重视。
先检查,后控量,莫要自行补铁
孕期铁既缺不得,又多不得,所以很多孕妈为是否需要补铁以及如何补铁犯了难。其实,孕妈在孕早期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血清铁蛋白、血浆铁调素等相关检查,确定自己是否存在铁缺乏情况。如果孕妈已经存在铁缺失,那么就要根据医嘱进行补充,一般缺铁性补铁的剂量为100~300mg/天;如果尚未存在铁缺失的情况,那么就需要由医生根据孕妈的饮食习惯,以及体内的铁储存情况决定是否要预防性补铁,同时孕妈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自己的铁元素相关指标,及时发现体内的铁含量变化。
目前指南推荐的预防性补铁的剂量一般为30~60mg/天,但是考虑到部分孕妈可能铁储备较足,每日补铁有铁过量风险,所以可以选择间歇性补铁。一项研究表明,非贫血孕妇每日补铁60mg与每周补铁120mg的效果相当,但每周补铁120mg的氧化应激水平更低,对健康更有利。所以如果孕妈真的需要补铁的话,可以根据医生的推荐隔一两天补充一次,最终达到每周补充需求量即可。
参考文献:
[1]刘俊秀, 贺木兰, 程琰, et al. 孕期补铁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5).
[2]Rawal S, et 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iron status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findings from a prospective,multiracialcohort.Diabetologia.2016;doi:10.1007/s00125-016-4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