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图虫
机体中肠道菌群的总细菌数约为100万亿,在人类的进化、发育、代谢和免疫防御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生态系统与孕期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可对妇产科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对子代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益生菌可增强孕期抵抗力
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存在数万亿的益生菌,其中肠道益生菌可帮助宿主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同时,它们还通过刺激肠道内的免疫机能,进行免疫调节,保护着身体不受细菌、病毒的伤害。因此,作为与肠道菌群接触最为直接的肠黏膜,被誉为人体最重要的防线之一,而肠道中益生菌的定殖丰度,也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水平。
在2012年5月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孕期和哺乳期坚持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可以有效提高孕妇抵抗力,进而能够有效预防孕期高发的“湿疹”和各种“过敏”症状。
怀孕期间肠道菌群的变化会导致怀孕期间免疫系统功能改变,使得母体的相关免疫抗体及免疫分子浓度产生变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后对胎儿器官功能发育以及免疫系统建立产生积极影响如下图。[1]
益生菌有益于私处健康
女性阴道内环境由阴道内微生物菌群、解剖结构、内分泌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构成的,正常情况下菌群总数可达109/ml,可分离出几十种微生物,其中数量较多的乳酸杆菌属支配这一复杂的阴道微生物系统。[2]
孕期生殖系统生理变化较大,弱酸环境很容易被破坏,而引发菌群失调,有害菌便会趁机作乱,引发霉菌感染和细菌感染。若有益菌处于优势,则可以协调、制约有害菌的生长,维持阴道的菌群平衡。因此,提前补充益生菌可防止致病菌占优势。如果一旦发生阴道炎,也可以在选择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补充益生菌,这样能提高治愈率,减低复发率。
益生菌保障阴道健康的证据:
·2001年韦士敦大学研究出在口服某些种类的乳酸杆菌28天后,可以将阴道菌群控制在正常水平;
·2003年加拿大研究者们研究益生菌维持阴道健康平衡的功效。经过两个月的疗程,他们发现那些口服益生菌的女性阴道内的有益细菌如乳酸菌更多了,而那些导致阴道炎的有害细菌明显减少。
·应用益生菌治疗能够改善阴道微生物菌群的整体结构及组成。有报道,BV(细菌性阴道病)甲硝唑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3.3%,乳杆菌活菌制剂组为88.0%。[3]
益生菌可减少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发病
近年来孕期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于母婴双方都造成了危害,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危害更大。而孕期服用益生菌有利于维持机体营养平衡,从而减少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2013年5月产妇胎儿与新生儿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服用益生菌补充产品的孕妇,体重的增加要比没有服用的孕妇明显减少。这应该源于益生菌可以帮助营养吸收,而且有些益生菌还可以帮助身体消耗食物中的热量。
著名益生菌专家ErikaIsolauri教授的研究结果也证实:孕早期补充益生菌,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生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该研究发表在2010年2月的“英国营养学杂志”上。
益生菌可预防和缓解孕期便秘、腹泻
孕妇活动量相对减少,加之日渐增大的子宫逐渐挤压胃肠,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引发便秘、痔疮等疾患。因此,准妈妈调整好饮食结构同时,还要打造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以加速食物消化分解,从而预防和缓解便秘的发生。
孕期腹泻的常见病因和平常一样,多为肠道感染,可孕期能用的抗感染药却有限。因此,准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还可通过适当补充益生菌来增加其在肠道的定植丰度,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如果发生腹泻也可通过服用益生菌来“驱邪扶正”。
因为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有益于维持宿主肠道正常功能。益生菌改善肠道症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免疫调节、对抗肠道内异常侵入的细菌、促进淀粉/非淀粉类多糖生成短链脂肪酸等途径。益生菌所含菌种可分别定植在肠道,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微生物膜。由于肠道上皮细胞上的受体是有限的,益生菌还可与细菌病原体竞争性地与受体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病原体的作用。益生菌产生的胞外糖苷酶可降解肠黏膜上皮细胞上作为潜在致病菌及其内毒素结合受体的复合多糖,从而可预防病原菌的定植和入侵,防止肠道细菌易位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减轻炎症。[4]
益生菌可为新生儿的肠道定植做好准备
新生儿出生时,结肠里是没有细菌的,是通过和母体的亲密接触来“继承”母亲的细菌。如果是自然分娩,婴儿将会通过产道获得有益细菌;如果是剖宫产,婴儿获益生菌较少,一般是通过与母亲的亲密接触和母乳喂养来获得。
2011年美国医药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孕妇肠道菌群内的菌种和含量的平衡,对于维护孕妇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平衡,尤其对于顺产和母乳喂养的婴儿。
总之,备孕阶段和孕期服用适合的益生菌补充剂,有助于提升机体抵抗力,还能给母体和胎儿带来诸多益处。不过,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大品牌的益生菌产品,才能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卞建叶,殷健,徐沪济.母体肠道菌群与新生儿免疫系统[J].现代免疫学,2018,38(05):434-436+419.
[2] Barbonetti A, Vassallo MR, Cinque B, etal. Soluble productsof Escherichia coliinduce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relate dsperm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which is prevented by lac-tobacilli[J]. PLoS One, 2013, 8(12):e83136.
[3]凌宗欣.女性生殖道徵生物群落菌群多样性变化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4]陈红旗,秦环龙.益生菌对实验性炎症性肠病的肠屏障与微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