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剖宫产率已高达46.2%,也就是说在中国有近一半的产妇都会选择剖宫产生下宝宝,比例相当之高。可剖宫产毕竟属于创伤性手术,需要麻醉、开腹等治疗手段,术后妈妈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恢复,同时肩负喂奶的“工作”,为了更好的说清这件事,大力嬷嬷把剖宫产的饮食分为术后饮食和月子期饮食两个重要时间段。
剖宫产术后提早进食 好处多多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进步,手术时间越来越短,腹腔暴露的时间也随之缩短。有研究表明,术后正确早期进食,不但帮助刚生产完的妈妈恢复因手术过度消耗的身体,还能改善胃肠功能,促进乳汁分泌。
1.缩短排气时间
传统术后6小时才开始进食排气。有研究显示,由于接受剖宫产手术大多数是消化功能正常的年轻女性,且手术很少直接刺激肠管。为了减轻肠内胀气,在3小时麻药过后就可以鼓励妈妈进食了,这样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减轻了产后的心理压力。而且,食物直接刺激增加消化的各种激素(如胃泌素等),促进胃排空即增加了肠蠕动,可使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另有最新研究认为,将传统剖宫产术6小时后待肛门排气后,改半流质饮食的时间,可提前到术后2小时就进行常规普食,两者对比并无差异,也就说剖宫产术后2小时开始普食是可行的。
2.促进乳汁分泌
术后提早进食可使乳汁丰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房,反射性刺激垂体,使缩宫素和催乳素分泌增加,乳汁分泌更加旺盛。同时,也会刺激妈妈产生宫缩,子宫复旧快,减少子宫出血,利于产妇早日康复。
饮食方案:先从术后3小时喝温开水50ml逐渐过渡到→吃流质饮食(适合喝萝卜汤、红豆汤、山楂粥等可以促进排气)→再到正常排气后,吃半流质食物(如面条、稀饭、鱼汤及生化汤等易消化食物)→带正常排便后改为普通饮食。
但要注意,不要食用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比如糖类、豆类、牛奶和淀粉类的食物等,以防出现腹胀。为确保营养均衡,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保证摄入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能够满足身体需求。出院后,根据个人体质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月子期间的饮食。
剖宫产月子期间的饮食3原则
与顺产坐月子不同,由于剖宫产导致腹内压突然减轻,使腹部松弛,肠道蠕动缓慢,从而令胃肠功能受损,所以对饮食营养及方式的要求更高。
1.轻滋补重开胃
为了补“元气”,很多家人会选择给刚剖宫产的妈妈做滋补大餐,如在汤里加人参这类的补药。殊不知,这样的补品会让人兴奋,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能等不良反映,影响休息。此外,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在坐月子时的第一周饮食重点不是滋补而是开胃,所以尽量要清淡,可添加适量的鸡、鱼等白肉肉末以及蔬菜的稠粥、面条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吃水果,又怕寒凉可以加热后食用,应季水果最佳。
2.不宜过早喝催奶汤
剖宫产后千万别急着喝催乳汤,在饮食上应清淡易消化,最好能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谷类、新鲜蔬果等。因为手术后妈妈身体很虚弱,马上进补那些含油过多的浓汤,反而会导致乳汁分泌不畅。建议在产后一到两周后再适量喝下奶汤补充营养,为了宝宝的“粮库”,不要急于这一时!
3.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一些辣椒、胡椒及蒜头等刺激性调料是不能吃的,容易造成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而且刺激性食物还会影响母乳的质量和宝宝的健康。
饮食方案:可以根据妈妈的实际情况适当调适饮食,建议每日主粮450克左右,植物油在20克~30克,鲜牛奶250毫升~500毫升,肉类每日维持在400克左右,水果与蔬菜控制在100克和450克上下,少食多餐、清淡饮食,每日最好安排5餐,汤类可遵循先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锌等营养素的清汤开始,如鱼汤、瘦肉汤等,之后逐渐过度到浓汤,在喝的时候最好先把上层浮油撇出,减少脂肪含量的摄入。
当然,剖宫产的妈妈除了在饮食营养上需要特别注意外,还应做好术后伤口愈合等其他方面的日常护理,避免进行重体力活,这样才能有利于尽早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