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胀痛、乳汁淤积、乳腺炎……母乳喂养的必经之“痛”让无数妈妈们“痛不欲生”,也让不少孕妈对母乳这件事望而却步。但是妈妈们,疼痛是暂时的,收获的好处才是永久的,母乳不仅会给宝宝带来诸多好处,还会让你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为常见、发病率最高、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几乎每4例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就有1例为乳腺癌的患者,乳腺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其发病因素众多,包括吸烟与被动吸烟、饮酒、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电离辐射、激素水平等[1]。其中雌激素的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证实: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暴露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而母乳喂养则可以帮你降低风险。
哺乳可以降低体内诱癌激素
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生、演变的重要刺激因子。孕期人体的雌孕激素水平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可以直接作用于乳腺腺管,刺激乳腺细胞的增殖与完全分化[2]。在长期高水平的雌性激素作用下,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率提高,可能诱发乳腺癌。
而哺乳期女性体内会分泌较多的催乳素,雌性激素相对下降,卵巢会自动停止月经周期的组织学变化,进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1]。这种预防作用对较早怀孕的人效果更明显,如25岁以前第一胎的足月生产者,乳腺癌的发病率仅为30岁后第一胎的足月生产者的1/3左右[3]。
此外,成功的乳汁分泌被视为内分泌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正常指征。而基本激素异常不仅会抑制乳汁的分泌,导致哺乳失败,还会促成癌变[4]。
哺乳“治”癌全方位,预防发生降死亡
为了明确母乳喂养与乳腺癌的关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针对母乳喂养与乳腺癌危险性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患有乳腺癌的妇女5878名,对照组正常的妇女8216名。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相比没有进行母乳喂养的女性,进行母乳喂养的女性在绝经期前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平均降低20%,而且年轻女性从母乳喂养中获得的防乳腺癌的效果最大,即使哺乳期比较短(4个月~6个月),其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亦有明显降低[5]。
在另一项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调查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该调查针对6万多名有生育史的妇女。结果发现:哺乳能将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降低25%。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来说,如果哺乳期超过3个月,其发病风险将降低近50%[3]。
此外,还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还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1]。
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为婴儿宝宝提供最好的营养和“保护”,还可以降低妈妈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可谓一举两得,而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发生乳腺癌的风险越低。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给婴儿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大,然后继续用母乳和其他食物喂养至2岁或年龄更大些。
参考文献:
[1]徐丹. 母乳喂养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特点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8):189+192.
[2]于春梅,纪凤颖,付登科. 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7).
[3]李旭. 提倡母乳喂养减少乳腺癌发生风险[J]. 大家健康,2010(5):72-72.
[4]赵惠敏. 授乳抗乳腺癌的独立保护作用[J]. 环境卫生学杂志,1993(2):118-119.
[5]徐必海. 哺乳有助母亲防癌[J]. 中国保健营养,2001(8):42.